给各位师弟师妹:
偶04年毕业于中国农大一个很不起眼的专业.现在已经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区建设指导中心工作,任网络部主任.从上农大开始,我经历了很多东西,有必要把自己的感受写给各位,以免走我的弯路.
首先是关于专业的问题.其实社会学是门很好的专业,这个东西我现在看明白了.实话说,来农大,来社会学专业都是被调配来的.我高中报考专业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会来到这个地方,更别说是文科而且还是没听说过的专业.所以从一开始学习就带着很强的失落感,大一下期想转系,但是不行,看着本班一个兄弟靠关系转系了,心理更不平衡,还得了抑郁症,休学了两个月.回来都不想再读了.但是我不想再经历一次高三,所以硬着头皮又回到学校.当时听说社会学就业率低心理压力都很大的,也是很彷徨,很紧张的.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但是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但是我要说,我现在找到这份工作全凭这份专业.我们这个组织是以晏阳初思想为指导的ngo非赢利组织,但是从不缺钱用.我们的领导对我也很重视,因为我是科班专业出生的.国家现在对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特别是提高农民的收入,还有社区建设这块很重视的,像在四川我们经常跟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打交道,好多人在这边挂职,搞和谐社区建设.所以学社会学是大有前途的.
关于大学生活,偶在大学里可是出了名的会玩的人.但是除了大一挂了一门写作,主要是我的思想太偏激了,以后都没挂过.并且成绩一步步提高,还得了两次奖学金.我用的时间可以说算是比较少的了.但是我觉得我的时间没有虚度.有空余的时间我就会去玩电脑 ,所以说网络这块人都叫我专家了.我不像有的人整天玩一个游戏,那是在被游戏玩,我是通过玩游戏把电脑摸熟了.现在金山公司还想拉我过去当游戏策划呢.还有我喜欢到处跑,大学四年北京该跑的地方都跑了,并且天津,南京,武汉,重庆这些著名的大城市也耍了.正因为这样,所以我现在到哪里都能生存,因为在哪里都有很多朋友.我以前一直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上大学想来改变自己.一味做图书馆看书是没用的,社会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多出去接触社会,书本上的东西要若干年后才能体会的,特别是那些理论.还有学生会可以去感受感受不要认为靠在学生会干就会找到什么好工作,如果心计不重,不会钻营就不要想干出什么成绩.还有入党也是一样,如果真的论思想境界,我想现在很多党员都比上偶的,偶现在是最关心下层生活的人的,但是共产党却不要我,看来还要继续改造思想了,以后准备加入国民党了,顺便说一句晏老是提倡三民主义思想的,不提倡阶级斗争,所以老毛开始没有提倡他的思想,但是现在胡哥和温哥的和谐社会的思想主要就是来自他的.
还有就是就业问题,不要一味心思地想留大城市,在基层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偶毕业的时候本来可以在家乡这边一所不错的高校当讲师的,但是由于当时贪恋北京的繁华,所以不想回家.后来这所高校只进研究生了,待遇也提高了很多.关于公务员,说句实在话,你没有国务院部级单位的关系最好不要想留在北京当公务员.社会现实就是这样.当时有位国务院扶贫开发办的领导在帮我跑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结果最后关系还是不够硬.像现在招到贫困地方去的志愿着的时候很多,其实待遇都不错的,国家,地方,学校都有补助的,开始出来不比当公务员差,并且还受重视,在基层真的有很多东西可以去的.像何老师这次帮人家卖大米为什么卖不出去?因为她跟北京社区基层的人接触得太少,如果是让我来做,我叫每个社区居委会给任务要卖出多少斤,说实在话现在社区的人都比较相信我们的,不用分任务,只要在社区做推广就有很多人买的.不要说100斤就是100顿几天卖完也不是难事.所以建议大家去基层,基层的力量很大的.
好了就说到这了,完了在这里感谢一直对我有很大帮助的徐崎,张蓉,王新婷等老师,是你们帮我度过最困难的时间.感谢何慧丽,民俗学的孙老师,潘老师,是你们让我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开始对人文科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转自五色土http://bbs.cau.edu.cn/WSTAZuAC6bZDHIQFGPHQXSGEEBNDFQSMGQUPSJOP_B/?t=1143535075